導讀:可循環快遞包裝就是可以多次重復使用的快遞箱。它多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具有堅固、輕便等優點,同時采用卡扣、魔術貼等進行封箱,以此來替代膠帶和塑料填充物。
【
塑料機械網 熱點關注】近年來,隨著電商經濟的蓬勃發展,我國儼然成為了“快遞大國”,據數據統計,截止至2021年底,我國日均快遞業務量突破3億。然而,如此龐大的業務量帶來的卻是難以消化的包裝垃圾和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
針對于此,電商平臺、物流公司都開始在快遞包裝上做起了“綠色”文章。就拿前不久的“618”年中促銷為例,不少商家、企業多開始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有的原箱直發,有的使用循環箱,有的包裝箱則是由回收材料制作而成的。顯然,可循環快遞包裝已逐步進入了消費者的生活中。
顧名思義,可循環快遞包裝就是可以多次重復使用的快遞箱。它多是由可降解材料制成,具有堅固、輕便等優點,同時采用卡扣、魔術貼等進行封箱,以此來替代膠帶和塑料填充物。
2020年12月,我國發改委、國家郵政局等8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中提出:到2022年,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700萬個,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到2025年,全國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模達1000萬個,快遞包裝基本實現綠色轉型。有數據統計顯示,在2022年第一季度,我國可循環快遞箱(盒)應用規模已達到758.69萬個。
目前,各大企業推出的可循環快遞包裝成果還是喜人的。順豐推出的豐多寶(π-box)循環包裝箱,截至去年12月底,已投放達72萬個,循環使用280萬次。京東推出的“青流箱”目前已經在北京、上海等30余個城市常態化使用,在生鮮鏈中全面使用可折疊保溫周轉箱替代一次性
泡沫箱,據統計,2021年共計使用了6000余萬次。
雖然可循環快遞包裝的投入量日益增多,但是在終端消費環節仍比較少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其實并不難猜,因為它給消費者和企業都帶來了不少麻煩。
使用可循環快遞箱就意味著需要快遞員送達快遞后,現場將箱內物品取出,對于大部分消費者來講,這難免會有諸多不便。而且對部分群體來說,大部分快遞只能被投遞在驛站或快遞柜,拆開后還需要等快遞員上門取箱子,這顯然比一次性快遞箱麻煩多了。加上可循環快遞包裝是多次循環使用的,盡管循環過程中會進行消殺工作,消費者對其衛生問題還是比較擔憂的。
對于企業來講,在同等條件下,一名快遞員派送一個普通快遞的時間約為2.4分鐘,而派送一個循環箱則需要8分鐘,大大降低了快遞員的工作效率。而且使用可循環快遞包裝就意味著要建立循環包裝發放、回收等體系,需要企業投入更多的研發、管理成本。
事實上,推廣可循環包裝快遞在促進快遞行業綠色發展、減輕環境壓力等方面都是有著重要意義的。因此,若想實現可循環快遞包裝的良性循環,就需要提高企業、快遞員、消費者等多方面的參與積極性。
首先就是要統一規范循環箱。目前各快遞企業推出的循環箱在材質、尺寸上并不相同,只能在自家企業內流通,而這,無疑會降低循環箱的利用率。因此,有關部門應聯合業內企業制定統一的循環箱標準,以此讓循環箱在企業間互相流通,讓循環箱發揮其最大的循環功能。
再次就是建立一個完善的回收體系。循環箱回收難的問題前文已將講過了,因此,企業應建立多元的回收體系,在學校、單位、小區等附近設置多個回收站,以方便消費者自行交回箱子,同時也方便了快遞員統一回收。
最后就是加大宣傳力度。事實上,多數消費者在現實生活中沒有接觸過可循環快遞包裝,而使用過循環包裝的消費者對于它的認識也還停留在麻煩、衛生安全不確定的層面上。這就需要有關部門聯合企業、學校、社區共同宣傳可循環快遞包裝,提高消費者對可循環快遞包裝的認知度和認可度。
可循環快遞包裝的大力推廣,對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在政策和市場的推動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和堆積如山的一次性快遞包裝說再見了。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