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在塑料污染治理上,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值得借鑒。在行動邏輯上,它們遵循了一條“禁-防-清”的路線。在目標實現執行上,從價值鏈、政策、技術層面著力,為我國塑料污染問題提供新的治理思路。
【塑料機械網 塑說各地】當下,塑料污染已經成為全球公害,其本質是塑料對環境大規模大范圍的泄露, 治理塑料污染時不我待。在塑料污染治理上,歐美一些發達國家的經驗值得借鑒。在行動邏輯上,它們遵循了一條“禁-防-清”的路線。在目標實現執行上,從價值鏈、政策、技術層面著力,為我國塑料污染問題提供新的治理思路。
當然,國情不同,業態有差異,國內的許多再生設備、逆向物流、產品數字追蹤和互聯網應用以及大數據采集技術方面都不落下風。我們需要做得是:學習借鑒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塑料污染治理上,新技術應用和商業模式方面的實踐,再加上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走出一條符合中國國情、利在當下功在千秋的塑料污染治理之路。
歐美澳塑料問題行動計劃
歐盟:
2018年1月發布的《循環經濟中的歐盟塑料策略》(“An European Strategy for Plastics in a Circular Economy”),2019年12月發布的《歐洲綠色方案》(“European Green Deal”)以及2020年3月出版的《循環經濟行動計劃》(“Circle Economy Action Plan”)。
美國:
2019年11月公布的《提升美國回收體系的國家框架》(“National Framework for Advancing the U.S. Recycling System”);2020年11月宣布的國家回收目標--到2030年美國整體回收率達50%,以及美國民間機構The Recycling Partnership 在WWF(World Wildlife Fund)支持下于2020年8月簽署了《美國塑料公約》(“U.S. Plastics Pact”),正式加入了麥倫亞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 EMF)發起的循環2.0塑料公約網絡。
澳大利亞:
2021年3月發布了《國家塑料計劃2021》。
綜觀這些國家的塑料策略和行動計劃,一個統一的認識是當下塑料污染已經成為全球公害,其本質是塑料對環境大規模大范圍的泄露, 治理塑料污染時不我待。在行動邏輯上這些國家地區都遵循了一條“禁-防-清”的路線。所謂“禁”就是立刻禁止那些已經證實的危害大于利益的塑料應用。塑料雖然被廣泛使用,也是有局限的材料,采取押金等強制手段也無法回收場景,禁止使用成為必然;所謂“防”就是防止廢塑料進入環境,這方面各種措施都在進行評估,成熟一個推出一個,確保其可行性與實效性,避免在解決一個問題的同時引入其它的問題; 所謂“清”就是清理已經進入的環境的塑料污染,這方面的工作中國各個地方做的很徹底,遍布城市、河流、鄉村的環衛網絡承擔這樣的工作。
歐美澳著眼于國家的可持續發展,制定了各自相應的目標,基于此,形成了一系列的實踐措施。
事實上,要真正實現塑料的可持續發展,建設塑料循環經濟必須首先要從觀念上徹底放棄現有的“開采-生產-使用-丟棄”直線模式,要將“使用”后的塑料回收再投入“生產”,拒絕“丟棄”,減少“開采”,把社會經濟發展與自然資源消耗脫鉤,使塑料的價值在“生產-使用-回收-生產”的閉環中不斷地循環體現。為建設這樣一個新的模式。國外出現了一系列的實踐措施,具體可分為價值鏈措施、政策措施和技術商業措施。
價值鏈措施:
塑料制品的可循環再生設計/評估/標識系統的建立;
高效收集分揀基礎設施的建設;
消費者回收意識的培養和實踐;
再生材料應用市場的開發。
政策措施:當今塑料污染己經成為影響生態環境和人類生存的一個全社會問題,再僅僅依靠再生行業去解決塑料的環境泄露問題是絕對不夠的。政府的強制力和政策廣泛執行力被公認為提升塑料回收再生率,推動塑料循環經濟發展的最重要因素。
例如美國加州州長于2020年9月24日簽署法令強制要求那些使用押金制回收的塑料瓶必須在2022年使用至少15%的再生料(PCR),2025年達25%,2030年達50%。
歐盟大力加強關于包裝設計的立法,要求成員國需要將其塑料包裝回收目標提高到2025年的50%到2030年的55%。
技術商業措施:全世界目前沒有真正能夠維持塑料循環經濟的技術和規模,在建設塑料產業閉環上沒有先進,只有誰比誰可能更落后一些。歐洲一些國家和澳大利亞在塑料回收上比較領先一些,但也只是在收集渠道和機械化分類處理方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我們可以借鑒來攻中國塑料循環經濟這塊玉。結合國內實際情況,我們提出如下一些建議:
大力支持塑料收集處理基礎設施的建設;
中國塑料生產和再生規模是全球最大,塑料回收沒有健全正規的回收渠道,近兩千萬噸的廢塑料主要是靠拾荒大軍扛起來的,造成我們塑料回收的分散、收集廢物的質量千差萬別,很難進行高效率的,性價比高的塑料再生?,F在國內推動的垃圾分類是一個良好的開端,下一步是如何推廣和優化,從中開發出適合廢塑料收集并進行最前端分離的回收渠道,并配合建設難回收物的回收流,并編撰適合中國國情的可回收性設計指南。
立法推動塑料的閉環建設;
塑料的閉環依靠兩大推動力。一是再生料市場的開發,鼓勵(強制)在塑料制品中使用再生料;二是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EPR)讓塑料生產者承擔起他們應該承擔的,控制塑料泄露污染的責任。這方面需要政府的推動力。
大力發展可回收設計及認證標識體系建設;
這是工業界自發的一個動作,通過上下游企業協調合作,達到實現對塑料制品更大程度的回收再生,并通過設計指南認證體系幫助和促使上游企業進行改變,通過標識提示引導消費者正確地參與到塑料回收的行動中來。目前國內CPRRA通過借鑒國外已有的經驗結合國內的實際情況,建立這樣的體系,不久的將來一套即符合國情又與世界接軌的塑料制品可回收設計指南體系將全面出臺,對國內及世界的塑料循環經濟做出貢獻。
大力發展塑料回收再生裝備、技術,為世界提供中國的解決方案。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